端午與防疫
【作者速寫】吳東權先生,民國三十九年考上政戰學校,四十四年奉調空軍電台,六十年退伍。著作等身,曾獲頒國軍文藝金像獎等獎項,現任中華民國專欄作家協會常務理事。
我國一年三大節日中,端午節最特別。
首先,是名稱多,如端陽節、端午節、午日節、中天節、五月節、五日節、端五節、重五節、午節、夏節、艾節、蒲節、詩人節、墨客節等十幾個。
其次,是過節的名堂多,如包粽子、蒸馬糕、繫五綵絲、掛鍾馗像、製香袋、作赤靈符、插蒲艾、贈角黍、飲菖蒲酒及雄黃酒、洗艾草澡、大掃除、龍舟競渡、詩社吟咏……等等。
再者,節日的起源傳說也多,有說是源自三代時的夏至節,有說是紀念屈原投江,有說是紀念伍子胥,也有說是紀念孝女曹娥,不一而足。
這些掌故和活動,耳熟能詳,不禁想起兒時在故鄉福建莆田過端午的情景。
故鄉莆田有一首端午節童謠:「初一糕,初二粽,初三螺,初四艾,初五吃一天,初六嘴空空!」可以想像到莆田人過端午的情形;農曆五月初一要蒸馬糕,初二要全家大小圍在一起包粽子,初三要煮白螺吃,初四要在門上插艾草、菖蒲,張貼鍾馗畫像;初五是端午節正日,這天要大吃大喝,觀賞龍舟競渡;到初六東西吃光了,嘴巴也就沒得吃了!
其實,還有一件事沒有編入歌謠,就是「製香包」,凡是家中有女孩子的,到了會拿針線的年華,在節前就開始動手縫製香包;纖細巧手,會在香包上繡上各種花卉動物,包內塞滿各種香料,端午節懸掛胸前,既有芬芳氣味,又可避邪驅魔,尤其是十來歲的姑娘們,彼此展示工巧,互相觀摩香包繡藝,成為女孩子過端午節的考驗。
莆田人過端午節叫「午日節」或「五日節」,歌謠中的「初三螺」,外地人可能不大瞭解;原來沿海一帶每年五月間盛產「白螺」,也有寫成「麥螺」,這種螺螄,個粒不大,肉嫩味美,煮熟後先敲碎其螺尾,然後用嘴唇對螺口吸出螺肉,慢慢嚼食,津津有味。還有傳說是:「午日節初三吮白螺,保證你脖子不會粗。」如果脖子又粗又短,那有多醜!初三吸食白螺,會增長脖子,那當然好!
追憶幼時在故鄉過午日節的情景,迄今已逾七十多年,留存在腦海中最深刻的兩項活動,就是觀看龍舟競渡與飲雄黃酒,前者常有很多報導,唯獨後者,使我印象深刻,彷如昨日。
當年我才十來歲吧?五月初五那天,母親一大早就上山去採摘好幾樣草藥,捆成一束,放在大鍋裡熬煮,湯成褐色,然後摻在浴澡盆裡,為家裡的小孩洗澡;一個個洗乾淨後,再用一碗濃濃的雄黃酒塗抹在孩子頭頂、脖子上、肚臍眼、腳板心,全身塗得紅紅的,又在額頭用雄黃酒寫個「王」字,孩子們彼此相視,都不禁失笑。
原來前幾天母親就買了一包雄黃粉,在端午這天,把雄黃粉遍撒在房子每個潮濕陰暗的角落。另以少許泡米酒,要家人在當天喝一口;至於沉澱在底下較濃的部分,就塗抹在孩子們身上。
因為雄黃酒味道難聞,實在不好受,我們原不肯喝,不過聽了母親說:「雄黃酒會驅毒避邪,飲了雄黃酒,病魔都遠走。」只得揑着鼻子沾一小口。
長大後,查閱雄黃的資料,才知道那東西也叫石黃、黃金石、鷄冠石,辛而有毒,是含砷的硫化物,雌雄伴生,有鴛鴦礦石之稱,可以入藥治病,在《本草》中指出:「搜肝強脾,散百節大風,殺百蟲,辟鬼魅,治驚癎痰涎,頭痛眩暈,暴瘧辟痢,泄瀉積聚,又能化血為水,治癆疳瘡疥及蛇傷。」
雄黃既是含砷化硫的礦物,即俗稱之砒霜,內有劇毒;只是古人常識欠缺,僅知在春夏交界之際,癘疫叢生,百毒俱發,鄉下人為了防疫殺菌,乃借雄黃之毒性,展開衛生消毒,猶如今日之噴灑消毒劑,也是為了殺菌除毒。但如拿來飲用會毒死人,何以古人用來泡酒?名曰雄黃酒,令人不解。幸虧長輩知道那酒多飲會喪命,所以母親限定只沾一小口來消毒。
端午節雖具有許多紀念意義,但天氣適逢盛夏,各種病毒蠢蠢欲動,鄉人也知道及時防疫消毒,確保居家衛生和兒童健康,故以雄黃驅毒。所以這一天,可多加個名稱,也就是民間的「防疫節」。
(點閱次數:636)